您的位置: 首页 / 大美丽江 / 丽江文化 / 文化资讯

略谈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来源:丽江日报          2022-05-06 09:46:32

略谈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滇西北居住着纳西族等10多个世居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各民族都发明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展示出独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然而,这样的文明成果如今面临着消亡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包容并汇,特别是随着旅游市场的开放,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被挤压到了边缘,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在现代音乐高度流行,网络影视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如何抢救、保护、传承,弘扬境内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已成为当代社会必须引起关注的重大课题。

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丽江市境内聚集了1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不仅内容广泛,而且多姿多彩。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在民间流行的每一种艺术,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如今已成为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古以来各民族在民间流行传唱的民歌,如纳西族用“谷气”“喂默达”“阿丽哩”等演唱的古典大调“相会调”,舞蹈“窝热热”“热美蹉”“麒麟蹉”“勒巴舞”等,其中,“窝热热”属于世界稀有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被誉为原始歌舞的活化石,还有已走出国门享誉世界的纳西族古乐。彝族的民歌有情歌、苦歌、哀歌、儿歌、酒歌、祭祀歌、婚歌、节日歌、迎宾待客歌、劳动歌等,不仅内容广泛歌词优美,而且,演唱风格各异,可以随舞演唱,也可围坐演唱。境内傈僳族人民在向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大量富有民族特色和感染力的民歌,其中古歌《麻扎莫》影响深远。还有汉族的“江边小调”,白族民歌《依呀妹》《太阳落山要回家》等源远流长,还有吹吹腔、山歌,音乐三弦乐曲、唢呐乐曲等深受群众喜爱。普米族的民歌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艺术风格和乡土气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歌、习俗歌、舞蹈歌、儿歌等,其中,祝酒歌久负盛名。音乐舞蹈“锅庄舞”是人人喜爱的舞蹈。还有傣族、藏族、纳西族摩梭人的民间歌舞也各具特色,傣族演唱的“赞哈”是傣族民间艺术的一大特色;藏族的“锅庄舞”“热巴舞”“弦子舞”流传久远,舞姿优美;纳西族摩梭人的民歌《阿夏情歌》《唱给阿夏的赞歌》等,音乐曲调有《阿哈巴拉》等,舞蹈“甲搓舞”“寒摆舞”等,内容精彩丰富。这些古老而神奇的民歌、舞蹈、乐曲,始终伴随着境内各族人民的脚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像星辰日月,照耀着各民族的心灵,并将永远铭刻在祖国大地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要树立大历史观,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中国百年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保护和传承、弘扬境内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境内各民族团结和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共同富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历史重任,已毫无悬念地落到了当代丽江各族儿女的肩上,让民间艺术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并赋予伟大时代的创新理念,丽江各族儿女责无旁贷。

民间艺术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随着智能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变革,加速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每天都在消亡。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15天就有一种语言消亡。在这种大背景下,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首当其冲,很容易被主流文化碾压或取代。在无声无息中,一个又一个人类文明成果被人类自己抛弃在历史长河里,让后人无法知晓人类曾经的文明曾如此的丰富多彩。如果有一天,丽江各民族把自己的母语全部抛弃,子孙后代只能用单纯的“纳普”“彝普”“白普”来交流,会是一种怎样可悲的结局?会不会如同唐代的万户麽些迁滇中那样,无声无息地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里?由于当时的东巴文化尚未成熟,在迁往滇中的万户麽些里尚未出现东巴这类智者。因而,一个没有文化背景的民族是没有立足之本的,万户麽些就被强势民族同化了。如今,昆明拓东的古麽些人依然存在,在滇池周边乃至澄江、玉溪、元阳等地的唐代麽些后裔,今天依旧生活在这片热土上,但由于本民族文化的彻底消失,他们早已无法知晓自己从何而来,自己的祖先是谁。为了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当代丽江各族人民有理由、有责任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更为重要。

民间艺术保护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老一辈民间艺术家和锡典、和顺莲、杨积礼、杨德华、和耀淑等的去世,纳西族族的民间艺术出现了明显的萎缩现象,而年轻的民间艺术家很难产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断代现象,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难以为继。境内其他民族也难免出现类似的问题。

回望历史,我们始终没有忘记祖辈酷爱民间艺术的激情。在每个村寨都有各种民间艺术人才,如,纳西族的民歌高手有的喜爱“谷气”,有的对“时授”情有独钟,有的对歌舞“喂默达”“阿丽哩”“热美蹉”“窝热热”“勒巴舞”等兴趣浓厚,有的则爱好古乐。对于普通的传统舞蹈,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参与。每当村里有红白事或重大庆典,大家相聚在一起,用歌声来表达对新郎新娘的庆贺和美好祝愿,满怀喜悦地激励他们创建幸福美好的家庭。对逝者通常用“谷气调”或“喂默达”演唱,用低沉缓慢的音律诉说逝者坎何而又精彩的人生,配以稳建而厚重的舞姿,充分表达出全村男女老幼对逝者的哀思。对于喜事多以“阿丽哩”来表达对他们的庆贺,大家在篝火旁围成圆形跟随领唱者边唱边跳,豪情壮美、歌声奔放,表达出浓浓的庆贺之情。其他各民族也大同小异,只是各自的唱法和韵律不同,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而今天,这些古朴典雅的民间艺术,似乎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现在的农村无论哪家举办喜事或丧事都很难听到“谷气”声或“阿丽哩”“喂默达”的声音了。麻将替代了民间艺术,很多当代人都陶醉在有金钱作为筹码的娱乐上,正在放弃本不该放弃的文明成果,正在远离高雅文化铸就的民间艺术。当然,民间艺术博大精深,且内容广泛,有很多珍贵的艺术门类不仅不会失传,而且会弘扬光大。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这是人类的悲剧。除上面所说的很多纳西族民歌大调正在消失外,“纳西古乐”也正在面临消亡。现在走进乡村,很难听到悠扬的古乐声了。笔者还清楚地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村里还有古乐队,而且,各种乐器都是祖传的,乐队里的每个角色都有传统的分工,并能代代传承下来,如同东巴的传承一样。村里与我同龄的一个伙伴,他家历代都是村里古乐队的吹笛高手,传到他时,其吹笛技巧仍然无与伦比。可惜的是,村里的古乐队早被打成“四旧”扫进了历史垃圾堆,无论他的吹笛技巧多么高超动人,一旦失去了用武之地,就只能自娱自乐了,从此,他们的子孙辈再也没人吹笛了。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活生生的民间艺术生存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离我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消亡就为时不远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且不说那些过去老艺人们演唱的古朴高雅的传统大调没人会唱了,就连耳熟能详的“阿丽哩”“喂默达”之声也越来越少了。除艺术之外,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面临着危机,孩子们从幼儿园学来的都是普通话,很少用本民族的语言交流,久而久之,本民族的母语就失传了,特别是纳西族的东巴文化也随着老东巴的离世而正在消亡。现在除专业人员外,能读写东巴文的人已越来越少。尽管它还活着,但已成为世界记忆遗产。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很多可悲的事,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

有学者指出:“文化是沉淀在一个民族心灵最深处的历史记忆,它记载着我们从哪里来,也时刻提醒我们是谁。古人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对待历史和文化的态度映照着人们如何认识现在,面向未来。”无论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悉心教导或是学者的指引,都让我们看清了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及分量。

对此,纳西族著名民族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和文光有深刻的理解,他说:“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纳西族因为有自己灿烂的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是的,在众多少数民族里,纳西族是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民族,被誉为“小民族、大文化”,而且,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放,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丽江,对本地的传统艺术带来很大冲击。

化解危机的几点思考

依法保护传承是核心。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一切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给予保护与传承。对濒临灭绝的各民族传统文化都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法律的形式给予有效保护。丽江市各级党委、政府坚定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丽江市实际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对市域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认真保护。成功申报丽江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申报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为世界记忆遗产,进入最高级别的保护范畴。另据有关资料记载,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就有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区和玉龙、宁蒗两个民族自治县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民族自治条例和民族文化保护条例,这些条例的出台,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有了法律层面的保障,为全面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相关行业的引领作用。民族传统文化是大众文化,与整个民族息息相关,并沉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体现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节日庆典等特别是语言文字、艺术门类等高雅行业,仅靠大众的普遍传承与保护,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在市、县(区)宣传、文旅、文化馆、艺术馆等部门的引领下,把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大力提倡和鼓励广大群众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穿戴本民族的服饰,这是彰显各民族原汁原味的特色文化的核心,也是最基本的保护方式。对于艺术门类的保护与传承难度相对较大,更需要行业、部门的引领和指导,通过举办专题民歌演唱会、舞蹈表演、各民族民歌大赛等活动,让各民族的民间艺术重新活跃起来。民间艺术的传承需要艺术人才,过去的民间歌手是自然生长的,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的,境内各地各民族代代都会涌现出著名的民间艺术高手。而现在,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一现象已逐步消失,境内各地的民歌高手越来越少,说明了民歌演唱的广泛性和大众性正在消失。急需由行业部门重新发现和培养各方面的民间艺术人才,使其在传承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的带动作用。为有效保护传承民间艺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不仅恢复了黑龙潭公园的传统歌会及古乐演奏,而且在黑龙潭开办了纳西族文化传承展示点。古城区文化馆、古城区非遗中心、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非遗中心、丽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黑龙潭戏台挂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热美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谷气”“洞经音乐”“勒巴舞”等5块纳西族文化传承示范点的牌子,并聘请了在保护传承弘扬纳西族传统文化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部分专家、学者担任展示点老师。充分展示出民间艺术骨干雄厚的实力,在保护传承民间艺术领域发挥了骨干作用。要保护好民间艺术,最重要的是要保护好民间艺术的根基,以上这些专家教授和有专长的民间艺术家,就是民间艺术的根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行业部门,无论在政策层面或是在资金方面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方能让民间艺术之花常开不败。同时,还要在古管委、文旅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雪山书院等民间文化组织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多层次开展纳西语讲座,民间艺术展演、民歌演唱,民间舞蹈展演比赛活动等,充分调动保护、传承民间艺术的群众性和广泛性。

培养民间艺术人才是保护、传承的关键。没有民间艺术人才,保护传承民间艺术只是一句空话。自古以来,民间艺术主要依靠高手的带动传承下来,以后的保护传承更需要大批的民间艺术人才。有关行业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在发现人才的基础上,通过培训等途径不断巩固提高艺术人才的专业水平。每个比较大的古村落都应有这方面的人才队伍,在他们的带动下开展经常性的演唱活动,让古朴典雅的民歌声和古乐声重新回荡在村村寨寨。

作者:和成钧(古城区)
相关文档:
     |      分享到: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丽江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丽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务信息专线:0888-12345    滇公网安备53070202001013号  滇ICP备18004312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7000001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39035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ljxxgkb@163.com